-
常见疾病 经方广用——苓桂剂
发布日期:2025-01-16 15:06 点击次数:1722024.12.16日
一、有桂枝配合的方剂:
桂枝可以把茯苓的药效力量送到全身各处(包括四肢末梢)。
1、苓桂味甘汤——上焦(咳喘在肺)
2、苓桂术甘汤——中焦
3、苓桂姜甘汤——下焦
4、苓桂枣甘汤——脐下(动悸)
5、五苓散
二、没有桂枝配合的方剂:
1、茯苓杏仁甘草汤——胸闷
2、猪苓汤——下焦(肾脏、膀胱、输尿管等炎症、结石)
三、猪苓汤
【伤寒论223条】若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
【伤寒论224条】阳明病,汗出多而渴者,不可与猪苓汤;以汗多胃中燥,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
【伤寒论319条】少阴病,下利六七日,咳而呕渴,心烦,不得眠,猪苓汤主之。
猪苓(去皮)一两【15g】茯苓一两【15g】泽泻一两【15g】阿胶一两【15g】滑石(碎)一两【15g】
上五味,以水四升【800ml】,先煮四味,取二升【400ml】,去滓,内阿胶烊消。温服七合【140ml】,日三服。
猪苓:性寒,利水利尿解渴,可清除肾脏、膀胱、输尿管里面的浊水。
茯苓:利水,通利三焦(三焦为整个淋巴排毒系统),有宁心安神的作用。
泽泻:利水,排除上半身(胸膈以上),尤其头面部的浊水。
滑石:针对尿路和胆道。
阿胶:有修补、修复作用
适应证:前列腺(情绪烦躁),附件炎,膀胱炎,淋病,尖锐湿疣,附件炎,
1、辩证:久瘀,水湿化热引起的炎证,口渴,小便不利(浊水,脓),尿灼烧,尿刺痛,尿中带血,有时会有低烧(一般不超过38.5°)。
2、猪苓汤的现代适应证:
(1)前列腺炎(伴随情绪烦躁,湿热居多,寒湿偶尔有),女性附件炎,膀胱炎,淋病,轻度尖锐湿疣等:
中医三毒:便毒,水毒(苓桂剂系列),血毒。
前列腺炎大多由湿热下注所引发。
猪苓汤 生薏仁60g(解凝,祛湿热) 冬瓜子60g
┗二者可清除尿路感染和剧脓。
治疗后,一般没有二次反复,若有二次反复,可少量加大黄(直驱下焦)3—5克久煮。
大黄的使用:
①大黄使用超过5克以上,久煮,是入血分,活血化瘀,同时走大便。
②大黄使用在5克以内,久煮,是入血分,降血热,走二便,以清小便为主。
③大黄使用在3克以内,久煮,走侧身(身体一侧疼痛),小便很好,大便不变。
eg:男士,夜尿4次,有尿蛋白 号3个
a:猪苓汤7剂, 号减少——到没有
b:肾四味 山药30g(治黏,补肾,后期补充能量),善后收尾。
(2)急性肾盂肾炎(会伴随发烧和水肿)
①若有外感(发低烧,怕风怕冷)引发黄疸,不口渴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。
麻黄10-15g 杏仁15-20g 连翘10-15g 桑白皮15-25g
赤小豆30-60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2个
②没有发黄用猪苓汤。
(3)尿路结石,即肾结石、膀胱结石、输卵管结石等:
①用猪苓汤 枳实(15-30g) 厚朴(30g ) 白芍(30g)
扩充排浊水┛ ┗撑开宽胸理气 ┗止痛
②结石清除后,一般用当归贝母苦参散善后。
苦参10g(消炎) 贝母10g(祛痰,解郁结,不让形成二次粘连) 当归10g(润滑,补血,补养)
(4)肾囊肿,卵巢囊肿:猪苓汤 桂枝茯苓丸 皂角刺(咸性,破膜)——均为15g
(5)几个问题:
①什么时候加肾四味?有腰凉、腰痛,膝盖凉,脚凉,老人、虚人、术后之人常用。
②一般不建议做造影(或加强CT),彩超、B超可以做。
③体寒——中焦(脾胃虚寒)有寒,下焦有湿热。
猪苓汤(各15g) 干姜10g 炙甘草10g
④猪苓汤辩证特点:
a:是否口渴?渴。
b:小便怎样?小便不利,有刺痛感;
c:是否烦躁?烦躁。
经方广用——苓桂剂(2)2025.1.3日
一、烦躁概念:
烦:情绪不稳定,还有战斗力,对战局有所紧张。
躁:无意识,无战斗力,为衰败之象(临终时现象)。
有烦躁,用茯苓。
eg:①感冒时有烦躁,桂枝汤 白术 茯苓
②临终前可用茯苓四逆汤减轻疼苦。
茯苓四逆汤——茯苓60g红 参15g 生附子30g 干姜30g炙 甘草30g。
二、五苓散——太阳蓄水证
猪苓60g(利尿),茯苓60g(通利三焦),泽泻100g(利全身的水),桂枝40g(引药达表,降逆气),白术60g(健脾祛湿)。
打粉(减半打粉也可以),装罐避光常温保存。早、中、晚单次用量3——5g,以面汤或饺子汤送服,多饮暖水,汗出则愈。
案例:女士,饭局吃坏肚子,上吐下泻,拉稀,发低烧,用五苓散(利小便可以止大便)。按照便准服用方法,2小时可止泻、止吐。
二、五苓散适应证:
1、急性胃肠炎(夏天、节假日前后常见):
①拉稀,且极臭,腹痛,肛门有灼热感,伴随发烧用葛根芩连汤。
葛根40-60g,黄苓10g,黄连5g。
┗消炎、收敛、固涩。 (大黄是消炎、通便)
②五苓散(可装胶囊,糯米纸包成丸)——太阳膀胱蓄水证
爱吃两东西,有点虚寒,喝水平时多,多有水饮,小便不利,大便溏稀,口渴而不能饮,水入即吐,吃啥吐啥,头痛微热。
太阳膀胱蓄血证:
a 桃核承气汤——其人如狂
桃仁15-20g 桂枝10g 酒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10g
b 抵当汤——其人发狂
水蛭10-15g 牛虻10-15g 桃仁15-20g 桂枝15g
③剧烈的呕吐:孕妇呕吐:
轻证——喝生姜汁。
重证(吐得太厉害,孩子也缺乏营养)——
a 干姜人参半夏丸:干姜1,人参1,半夏2。三味打粉,用生姜汁做成水丸。
b 吃五苓散。终病即止。
④婴幼儿的腹泻,小孩流口水,小孩脑积水。吃食物引起的腹泻,伴随有低烧,怕冷,完全没胃口,小便不利。晕车,晕船,带状疱疹,小孩流口水(浸淫疮),脑积水(水毒),脸肿,眼肿,迎风流泪。
“吃饭吐饭,喝水吐水,唯独五苓散不吐”——倪师
⑤肾小球肾炎(青少年高发)(水肿,低烧,流眼泪,喝啥吐啥,小便不利。)
⑥带状疱疹,急性发作,有低烧:
条状:艾灸灸两头。
片状:先涂凡士林,再铺薄棉花,再燎一下,(火攻阴寒之毒)
后期外用:密陀僧调和凡士林或蜂蜜或香油(祛疼镇痛),涂抹。
前期口服:五苓散 车前子10g,车前子煮水冲服五苓散。
双管齐下,好得更快。
⑦流行性结膜炎(红眼病)——五苓散 蒲公英(30g )(蒲公英煮水冲服五苓散,消除眼睛发胀,)
蒲公英——消炎,管状中空,常用于治疗乳腺炎、腮腺炎、结膜炎等。
青光眼(眼珠子又红又肿,眼压高,眉棱骨胀)——五苓散 半夏30g(消除眉棱骨疼)
假性近视
眼睛充血冲水——常使用五苓散(或苓60g桂25g术30g甘15g汤) 应钟散5g(冲服)(川芎30g 酒大黄10g)
口角泡疹——内服五苓散,外用黄连5-10g 白术25g(打粉)
口腔溃疡——甘草泻心汤
⑧晕车、晕船(提前半个月每天吃3勺五苓散),美尼尔氏综合征(眩晕症)。突发性高血压——使用苓桂术甘汤 川芎 泽泻最好,没有条件,使用五苓散也可以。
⑨霍乱(出现上吐下泻伴随发烧),二种情况:
一是渴,上吐下泻——五苓散证
二是不渴,上吐下泻——理中汤证
⑩几种配合:
(1)五苓散 应钟散(川芎3or2 大黄1)联合使用——
祛水┛ ┗去淤血
(2)五苓散 茵陈——暗黄(手掌和脸黄的发黑,没有光泽),慢性黄疸性肝炎——茵陈五苓散(1:1即茵陈160g,五苓散160g)等量打粉。
明黄——茵陈蒿汤证
(3)五苓散 小柴胡汤——即有柴胡四证又有小便不利。
经方广用——苓桂剂(3)2025.1.6日
一、苓桂剂的使用证状:
1、身上有湿气,内有饮,有外感。在发汗解表的过程中要加去湿的药。
形成原因是喝水过多。(喝水后不可立即躺下—胃底温度最高,躺则易产生停饮—气化血液不利)。
*如有晕车晕船,可提前连续14天吃五苓散,排出体内浊水。
*发汗时要适当加祛湿药,就不会形成苓桂证——里饮上犯。
*饭不要吃太饱,水不要喝太多,事不要做太绝。
2、在用到发汗剂(比如:桂枝汤、麻黄汤等)时,同时稍微加一点祛湿的药,如:白术、茯苓等。
二、苓桂枣甘汤:
【伤寒论65条】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【脐下有跳动的感觉,即少腹部位】者,欲作奔豚【形容气上冲如小猪奔突】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
(方27)【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】=【苓桂甘枣汤】
茯苓半斤【40—125g】→祛烦,利水。王老师常用120g。
桂枝四两【20—30g】(去皮)→降冲逆
大枣15枚(擘)→15个,利水养胃。
炙甘草二两【10—15g】→消炎,稳心率。
上四味,以甘澜水【用杓扬过数遍的水,也称劳水】一斗【2000ml】,先煮茯苓,减二升【400ml】,内诸药,煮取三升【600ml】,去滓。温服一升【200ml】,日三服。
作甘澜水法:取水二斗,置大盆内,以杓扬之,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,取用之。【用水二斗【4000ml】,倒入大盆内,扬盆内的水,直至水面上出现无数水珠,即可取来使用。】
甘澜水——可以去除五个,破除污垢,带走毒素垃圾。
*感到身上沉重,有点怪怪的,可以煮喝一点甘澜水,连续喝上3天,会发现排二便时,会非常臭,非常多,这是自我产生的净化,身体就会干净很多。
*倪师—用白术、茯苓可以使人的肚子变小。胃中等不太大,白术茯苓等量;如果胃比较大,小肚子也大,茯苓则加倍。
*苓桂枣甘汤——也适用神经官能症;更年期综合症(肾虚引起的雌激素代谢紊乱,肾气奔豚;腹腔静脉瘤;神经性心悸(心慌、心悸,出虚汗,尿频),实则是脐下跳。
*若息肉,囊肿,脐下悸——苓桂枣甘汤 桂枝茯苓丸
桂枝茯苓丸——桂枝15g 白芍15g 桃仁15g 丹皮15g。
三、苓桂姜甘汤(茯苓甘草汤)——胃中有停饮,引起的失眠。
【伤寒论73条】伤寒,汗出而渴者,五苓散主之;不渴者而心下悸者,茯苓甘草汤主之。
【伤寒论356条】伤寒厥而心下悸,宜先治水,当服茯苓甘草汤,却治其厥。不尔,水渍zi入胃,必作利也。
【茯苓甘草汤】=苓桂姜甘汤—证为水停中焦—王老师常用量
茯苓二两【60g】——渗湿利水
桂枝二两【30g】(去皮)——温阳化气利水
生姜三两【45g】(切)——温胃散水
炙甘草一两【15g】——益气和中
上四味,以水四升【800ml】,煮取二升【400ml】,去滓。分温三服。
*苓桂姜甘汤常用于失眠(平时不口渴,小便正常,肚子胀,有振水音):
苓桂姜甘汤 龙骨15g 牡蛎30g (红枣12个) 酸枣仁30g。
*黄连阿胶汤—“独家秘方—非你不可”,虚证,喜走动。
黄连20g 黄芩10g 阿胶15g 白芍10g 红参10g 鸡子黄2枚。
站群论坛四、苓桂术甘汤——水邪上泛到胸部、头面部。
【伤寒论67条】伤寒,若吐,若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。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。
【金匮·痰饮咳嗽病12】【原文182条】心下有痰饮,胸胁支满,目眩,苓桂术甘汤主之。
【金匮·痰饮咳嗽病12】【原文183条】夫短气有微饮,当从小便去之,苓桂术甘汤主之,肾气丸亦主之。
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】=苓桂术甘汤—王老师用量
茯苓四两【60g】,桂枝三两【25g】(去皮),生白术二两【30g】、炙甘草二两【15g】。
上四味,以水六升【1200ml】,煮取三升【600ml】,去滓。分温三服。
*苓桂术甘汤的辩证要点是:起则头晕目眩,
*苓桂术甘汤常用于降血压,美尼尔综合征,耳石证。起则头眩(站不稳),胸胁部胀满,胸闷,心慌,气短,即高血压证。脉结代,脉沉紧(寒水多),气上冲,发作剧烈。
【针对于脉结代:
①苓桂术甘汤—头晕,无便秘——茯苓60g,桂枝25g,白术30g,生甘草15g。
②炙甘草汤—便秘,无头晕、头眩——桂枝15-25g,炙甘草20g】
*突发性高血压常用方剂——苓桂术甘汤 川芎30g(活血化瘀) 泽泻30g(利水)——(水气上返,会印堂发黑,有水斑)
苓桂术甘汤现代应用:
1、心脏神经官能证——般用苓桂术甘汤,
心脏瓣膜病——苓桂术甘汤 枳实15-25g 苦参30g(或黄连5g)(消炎) 或丹皮15g 冬瓜子30g
2、美尼尔综合征,耳石证——苓桂术甘汤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3、椎基底供血不足(颈椎压迫)引发的眩晕:
苓桂术甘汤 粉葛根40g (或化铁丸)
怕风吹——苓桂术甘汤 桂枝汤(怕风吹) 粉葛根40g
化铁丸—— 威灵仙15-30g 楮实子30g
*腰椎管狭窄:腰四味 化铁丸
腰四味:金毛枸脊30g 杜仲15g 牛大力15g 黑老虎15g。
4、胃下垂,胃神经官能症——吐——苓桂术甘汤
5、病毒性的角膜炎,眼压增高或眼袋增大,青光眼(眼压增高),飞蚊证——苓桂术甘汤 半夏30g 川芎30g 细辛10g 黄连5g 车前子15g。
6、高血压所引发的重度眩晕——苓桂术甘汤(其中必须是生白术50g) 川芎30g 泽泻30g 牛膝15g 茜草30g 益母草15g( 红花5g)。
调高血压也常用大柴胡汤 桂枝茯苓丸。
*真武汤——重度眩晕,振振欲辟地,衰败的。
茯苓60g 白芍30g 生姜30g 白术30g 附子30g
7、镇眩汤——苓桂术甘汤 龙骨15g 牡蛎30g( 四物汤)
四物汤(是心脑血管的日常调理方):当归10g 川芎10g 生地10g 白芍10g。
8、低血压的眩晕——苓桂术甘汤
9、排尿性眩晕、耳源性眩晕(耳石证),眼源性眩晕(眼睛不能看车水马龙等),更年期综合征的眩晕头痛症——苓桂术甘汤
10、水气上冲导致的心悸、呼吸困难,慢性水肿(尤其是脸肿),面色暗黑有水斑。
茯苓60g 桂枝25g 白术30-50g 炙甘草15 地骨皮15g(骨蒸潮热常用) 半夏30g。
11、痰多脉滑者——苓桂术甘汤 二陈汤:
二陈汤——陈皮10g 半夏15g 茯苓30g 生姜15g 生甘草10g。
经方广用——苓桂剂(4)2025.1.9日
一、猪苓汤(第一讲)
二、五苓散(第二讲)
三、苓桂枣甘汤(第三讲)——脐之下,到膀胱子宫卵巢等下腹腔位置。
四、苓桂姜甘汤(茯苓甘草汤)(第三讲)——在胃和肠,胃的下端和肠的一部分,晃荡晃荡有振水声。
五、苓桂术甘汤(第三讲)——在胸膈,在肺的下边横膈膜位置及胃里边。
六、苓桂味甘汤系列(第四讲)——是肺部问题,甚至咽部头部。
*苓桂姜甘汤治疗失眠之原理:
苓桂姜甘汤针对水气进入胃肠道,所以这里重用生姜达到三两,王老师经验用量达五两25克以上。重用生姜去水力量很强,用后马上就没有振水声。
人之所以会失眠,是水汽凌心导致的。心脏属火,水克火,心脏就怕水,心衰人就会出现水肿,心肾功能一旦衰竭,就会出现阳虚水泛,火就不够了,水多带不动,水多火少,就没有水蒸气出来。人是要有阳气的,阳气就是水蒸气,黄帝内经及后世派中所说的阴阳和伤寒论中的概念不一样。
伤寒论中的阴和阳:阴指有形有体的实物,看得到的都叫阴,比如:脸、手、身体等都属阴。其功能是属阳。人体的功能是由水蒸气驱动的,人是非常精密且巨大的气动工具,人活一口气,背后都是水蒸气在支撑,一旦划破了,没精气神了,拎东西拎不起来了,没有劲了,这就叫阳。阳就是水蒸气。人体是阴,其功能叫阳。阳虚,则没劲。亡阳指的不是没有热,指的是没有水蒸气了,出汗都出去了,流血也是亡阳,血里也带着水蒸气。水蒸气本是走串的,这才是伤寒论中讲的阴和阳。
有形有体为阴,其功能谓之阳,功能由水蒸气驱动。阳气重,不是说太热上火了,那是黄帝内经中的概念,经方讲阳气重,指的是津液充足,但毛孔没打开,水蒸气喷不出来,憋炸了,就会喷鼻血。但凡阳气充足的人,身体就轻巧。
苓桂姜甘汤之所以能调整失眠,就因为上冲过来的脏水会水气凌心,心脏很怕死水脏水,一浇就把心火浇灭了,就不能安睡,心慌、心悸,心主藏神,睡不踏实了,导致失眠。苓桂姜甘汤+龙骨、牡蛎,把茯苓加重一点,排水力量加强,常用来治疗失眠。有必要,再+百合、酸枣仁就更好了。这就是治疗失眠的原理。
辨证要点:失眠且心悸、心慌,就可以苓桂姜甘汤主之,再有胃古墩古墩的振水声,直接就苓桂姜甘汤,心脏突突,苓桂姜甘汤。
*苓桂术甘汤是水气进入横膈膜,就会丧失平衡感,水气上犯,就会头晕,美尼尔综合症、晕车、晕船、高血压,常会用苓桂术甘汤。
苓桂味甘汤是水饮(寒饮)上犯,进入胸部,侵蚀到肺,典型的治咳嗽的一张名方。一般用来救误之方,或者说是后手,在小青龙汤后边扫尾的方子。茯苓杏仁甘草汤合并姜辛味下这四味药,用于治疗肺寒饮咳嗽时加入肺寒四药(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半夏)。
干姜、细辛温性驱寒去饮祛湿,五味子也是温性的,可以收敛肺气,同时敛汗,不容易出虚汗。半夏温性的,去寒性痰饮,止咳止呕。肺寒四药,之前没有人这样讲,王老师个人总结的,寒性咳嗽,姜辛味下去寒饮很有效。
(一)小青龙汤构成: 麻桂芍甘,姜辛味夏。
《伤寒论》第40条: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发热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,小青龙汤主之。
《伤寒论》第41条:伤寒心下有水气,咳而微喘,发热不渴。服汤已渴者,此寒去欲解也,小青龙汤主之。
《金匮·痰饮咳嗽病第12》:病溢饮者,当发其汗,大青龙汤主之,小青龙汤亦主之。
《金匮·妇人杂病第22》:妇人吐涎沫,医反下之,心下即痞,当先治其吐涎沫,小青龙汤主之;涎沫止,乃治痞,泻心汤主之。
(方22)【小青龙汤】—解表剂(辛温解表)
└主治风寒感冒,咳嗽发热。
——脉沉,咳逆倚息不得卧,外感风寒,内有水饮的咳嗽。
麻黄(去节)三两【15g】→打开毛孔,宣肺
桂枝(去皮)三两【15g】→加快动脉血液流动
细辛三两【10g】→通毛细血管且利尿
干姜三两【15g】→温肺
芍药三两【15g】→加快静脉血液流动
五味子半升【15g】→营养均衡,酸主收敛,收敛元气,虚弱久咳时用,要捣碎,不捣碎,没有辛味。
半夏半升【20g】(洗)→止呕、祛寒性的痰,清白痰。
炙甘草三两【15g】→守中厚脾胃
上八味,以水一斗【2000ml】,先煮麻黄,减二升【400ml】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【600ml】,去滓。温服一升【200ml】
外驱表寒内驱里饮。平时喝水多,突然着寒凉,无汗,咳嗽很凶,咳逆倚息不得卧,因为有水才不得卧。怕冷,流清涕,咳清痰,夜里加重,遇寒加重,半夜咳嗽严重。外有表邪,内有水饮的咳嗽,表寒里饮。有湿顶多是泡囊了,但饮是流动的。
小青龙: 麻桂芍甘去除外感,姜辛味下去除里饮。
*有热黄痰用桔梗,嗓子疼吞咽困难桔梗甘草汤。去眉棱骨胀常用半夏。
*针对睡眠不好的,半夏秫米汤——半夏15g 秫米15g (用甘澜水)黄帝内经中很好的一张方子。
*另一张黄帝内经中比较好用的方子:枳椇子、葛根用于解酒——葛根15g 枳相子30g,单用葛根30g亦可。
少阴病,脉浮,麻黄附子甘草汤。脉沉,麻黄附子细辛汤。
eg:咳嗽哮喘多年,有点化热烦躁,小便有点发黄了,使用小青龙汤+石膏,收尾用苓桂味甘汤。
*小青龙是麻黄剂,不能常用,一二付就应该结束,原则出一次汗就停,王老师常是出二次汗,怕出汗不透彻,一般一付半,顶多二付。之后好与不好都要换方,出汗之后就不能再用麻黄剂。表仍然不解,换成桂枝汤 炙厚朴25g 杏子15g 白术20g 茯苓30g。
体质比较强,可以按上法处理。虚弱的人老年人居多,平时气血亏,下焦虚寒,里有支饮(潜藏着的身体间隙中寒饮),正气虚。虚者感冒了,咳嗽凶,怕冷,用了小青龙汤后,又出现面红如妆,手脚冰凉,甚至麻木,下焦虚寒,水饮上犯,面红如妆,脉微弱,气血差,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,要用苓桂味甘汤。青壮年很少用。
(二)苓桂味甘汤构成:
《金匮·痰饮咳嗽病第12》【第202条】青龙汤下已,多唾口燥,寸脉沉,尺脉微,手足厥逆,气从小腹中咽,手足痹,其面翁热如醉状,因复下流阴股,小便难,时复冒者,与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,治其气冲。
【桂苓味甘草汤】——气上冲,手足麻,脸红如醉,小便难
茯苓四两【60g】,桂枝四两(去皮)【20g】,炙甘草三两【15g】,五味子半升【15g】(单包捣碎)。——茯苓重用,其他正常剂量。
上四味,以水八升【1600ml】,煮取三升【600ml】,去滓,分三温服。
辩证:有痰,清稀痰,有泡沫,口干舌燥唇干。
煮法用法:用水1600ml煮取600ml,温服半升100ml,频频服用,保持血药浓度。
*老年虚损性才会出现气上冲,痰多——苓桂味甘汤常结合三子养亲汤,即白芥子15g 紫苏子15g 葶苈子10g。因为同样量,葶苈子会打到前边去。
*苓桂味甘汤的具体表现:手脚冰凉,麻木,咳嗽,脸红如醉,阴囊外阴潮湿,水饮上冲,小便难,有寒饮指流动的脏水,随冲气上冲。
*没有冲气,白术、茯苓就可以了。
*老年人咳嗽手脚冰凉,脉微弱,小便一会行一会不行,苓桂味甘汤即可。
*肺源性高血压,气上冲会头晕,面红如醉,平衡感不好,手脚凉,麻木,有痰咳出不来:
热性痰:苓桂味甘汤 紫菀15-30g 款冬花15-30g 射干15g。
寒性痰:苓桂味甘汤 化橘红3片 陈皮10-15g 干姜10g 细辛10g。
化橘红温燥去寒痰。气不顺心情不好用陈皮,温燥理气,经常用,脾气会很好。情绪压抑,可以喝陈皮水。怕冷厉害加干姜和细辛;但加入干姜细辛后,桂枝就可以去掉,桂枝降逆平冲;如果没有冲气,只有寒水,就可以去桂枝。
苓桂味甘汤适应证:
1.肺部:老年虚损性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肺心病、肺大泡、肺叶不张(吹气球吹不动了,血氧浓度下降,冲逆,肺不能正常吸气)。
2.低血压,血压高,冠心病,面赤如醉,神疲乏力,胸闷。心跳加速,气短,手脚凉,麻木,头晕目眩伴随咳嗽,苓桂味甘汤。不咳嗽苓桂术甘汤,。
苓桂味甘汤典型症状: 神疲乏力,手脚冰凉、麻木,头晕目眩,胸闷、心跳加速,伴随咳喘,面目发红。
(三)苓桂味甘汤系列
1、苓甘五味姜辛汤:
《金匮·痰饮咳嗽病第12》【第203条】冲气即低,而反更咳,胸满者,用桂苓五味甘草汤,去桂加干姜、细辛,以治其咳满。【冲气已平,但反而更加咳嗽、胸满的,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、细辛,来治疗其咳嗽和胸满。】
苓甘五味姜辛汤方(去桂枝)——咳嗽加重,胸闷
茯苓四两【60g】,炙甘草三两【15g】,干姜三两【15g】,细辛三两【10g】,五味子半升【15g】(单包捣碎)。
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半升,日三服。
苓甘味姜辛汤是苓桂味甘汤的助手,因为没有气上冲,没有面红如醉,所以去掉桂枝。
用完苓桂味甘汤后冲气降下来了,但寒饮还在。胸闷,咳嗽,不头晕,不晕眩,血压稳了,心脏也没有大问题,虽有好转,没好利索,咳嗽重了,痰多了,桂枝去掉换上干姜细辛,有寒饮在胸口,加干姜去寒温肺去寒饮,细辛直接清水散饮。搭配很妙,体现经方务实严谨。
辨证要点:
1、舌质淡,舌胎白而滑,一派寒饮之象。
舌胎白而腻是有热,泛黄有燥屎,有宿便才发黄。白代表有火,黄代表因火凝结成实有宿便,这都是厚腻而干且粘稠。
如果光泽度很强,水滑,白而滑,有寒饮,有化热倾向,但现在是寒饮,脉沉弦,咳嗽胸闷,吐清晰泡沫白痰,口不渴,慢性迁延性咳嗽。苓甘五味姜辛汤证,它比苓桂味甘汤应用得更广更多。
针对女人咳嗽漏尿,是一滴一滴漏,咳嗽一下漏一滴,憋不住,漏尿原因是体虚,久咳伤肾了,要止咳苓甘五味姜辛汤。
苓甘五味姜辛汤适应证:
1、支气管哮喘、老慢支、肺心病。
2、过敏性鼻炎——轻的甘草干姜汤——去水饮,用茯苓,再加细辛、五味子(收敛肺气),没有感冒症状,还有鼻炎——苓甘五味姜辛汤。
3、没有气上冲而头晕且恶心,说明水不仅停留在肺里,都进冲到咽喉才恶心,且进入颅脑组织才头晕,清至高之处的水用半夏,止呕去饮化痰,头晕但脸不红,如帽状——苓甘五味姜辛汤 半夏半升15-20克。(半夏去高处水,咽喉头面部水。脑真的进水,脑积液,颅内压高,用半夏去水。)
2、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
《金匮·痰饮咳嗽病第12》【第204条】咳满即止,而更复渴,冲气复发者,以细辛、干姜为热药也。服之当遂渴,而渴反止者,为支饮也。支饮者,法当冒,冒者必呕,呕者复内半夏,以去其水。【咳嗽与胸满已止,却更复渴和冲气复发的,这是因为细辛、干姜属热性药物,服后应口渴。如果反而不渴,是有支饮的缘故。患支饮病的理应头目昏晕,昏晕的人必定呕吐,呕吐的再加半夏以去水饮。】
【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方】——头晕目眩,呕吐
茯苓四两【60g】,炙甘草二两【10g】、细辛二两【10g】、干姜二两【10g】,五味子半升【15g】、半夏半升【20g】(去除水饮)。
上六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半升,日三服。
3、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
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第12》【第205条】水去呕止,其人形肿者,加杏仁主之。其证应内麻黄,以其人逐痹,故不内之。若逆而内之者,必厥。所以然者,以其人血虚,麻黄发其阳故也。【服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后,水饮消除,呕吐停止,但患者身体浮肿的,应用前方加杏仁主治,这个证候本来应该加入麻黄,但因为患者手足感到麻痹,故不宜加入;如果用麻黄,患者就会手足发凉,这是因为病人血虚,麻黄又能发汗使病人亡阳的缘故。】
【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】——身体出现浮肿
茯苓四两【60g】,炙甘草三两【15g】,五味子半升【15g】,干姜三两【15g】,细辛三两【10g】,半夏半升【20g】,杏仁半升(去皮尖)【20g】。
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半升,日三服。
4、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
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第12》【第206条】若面热如醉,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,加大黄以利之。【如果面部热得像醉酒的样子,这是胃热上冲熏蒸颜面的缘故,应该加大黄泄其胃热。】
【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】——面热如醉,胃气上冲,便秘
茯苓四两【60g】,炙甘草三两【15g】,五味子半升【15g】,干姜三两【15g】,细辛三两【10g】,半夏半升【20g】,杏仁半升【20g】,大黄三两【3-5g】(清胃热,去实)。
上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半升,日三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